Python对于类的属性的处理是非常灵活的,正常情况下,当我们定义了一个class,创建了一个class的实例后,我们可以给该实例绑定任何属性和方法 。今天这一篇文章就将两个关于对象的属性的用法:slots
和@property
。
在类中定义__slots__
变量可以限制实例的属性,比如, 只允许对Student实例添加name
和age
属性。
1 | class Student(): |
即用tuple定义允许绑定的属性名称,试图在实例中绑定其他属性会得到AttributeError
的错误。
使用__slots__
要注意,__slots__
定义的属性仅对当前类实例起作用,对继承的子类是不起作用的。
除非在子类中也定义__slots__
,这样,子类实例允许定义的属性就是自身的__slots__
加上父类的__slots__
。
在绑定属性时,如果我们直接把属性暴露出去,虽然写起来很简单,但是,没办法检查参数,导致可以把成绩随便改,为了限制score的范围,通常的做法就是设置set
和get
方法。具体来说,可以通过一个set_score()
方法来设置成绩,再通过一个get_score()
来获取成绩,这样,在set_score()
方法里,就可以检查参数。
但是通过Python内置的@property
就可以把一个方法变成属性调用:
1 | class Student(): |
把一个getter方法变成属性,只需要加上@property
就可以了,此时,@property
本身又创建了另一个装饰器@score.setter
,负责把一个setter方法变成属性赋值,于是,我们就拥有一个可控的属性操作:
1 | s = Student() |
还可以定义只读属性,只定义getter方法,不定义setter方法就是一个只读属性:
1 | class Student(object): |
在谈到Python的多重继承的时候,绕不开的一个名词就是MixIn
,如果之前写过Django Restful Framework
框架,从很多函数名中就可以看出里面用到了很多MixIn
。
在设计类的继承关系时,通常,主线都是单一继承下来的,例如,Ostrich
继承自Bird
。但是,如果需要“混入”额外的功能,通过多重继承就可以实现,比如,让Ostrich
除了继承自Bird
外,再同时继承Runnable
。这种设计通常称之为MixIn
。
比如:
1 | class Dog(Animal, RunnableMixIn, CarnivorousMixIn): |
MixIn
的目的就是给一个类增加多个功能,这样,在设计类的时候,我们优先考虑通过多重继承来组合多个MixIn
的功能,而不是设计多层次的复杂的继承关系。